臺南市列管164號珍貴樹木調查及移植全記錄

經過多次樹木健康檢查與專業評估,甚至請教神明,決定移植至廟後方!

然而由於基地高程的改變、位處低窪區,發現盤根現象,根系於花台內多方纏繞,此外地下水位高漲,加上鄰近增建的新營轉運站,考慮到人身安全,經過多次樹木健康檢查與專業評估,應力波檢測結果顯示主幹腐朽情形嚴重,經過審慎專業判斷,決定移植至宮廟後方。

移植前並進行祈福活動,各地方重要仕紳及公所代表皆相偕出席,同時繼2019年6月進行第一次斷根,再於8月進行第二次斷根,給予充足的養根時期,從第一次斷根發現養根成果良好。斷根後確認發根狀況,10月方進行移植。

由於164珍貴樹木根球土壤質地鬆散,且透過應力波檢測,發現分叉幹有一嚴重之腐朽空洞,為確保根球不發生崩解,因此採用「鋼構托底」之工法,施工過程充滿了挑戰,由於地下水位高漲,即使動用抽水機,但每一天都在泥濘中奮戰。

首次在臺灣採用「鋼構托底」之工法,吸引三百人旁觀觀摩。

進行移植吊運作業時,因考量到移植安全性,分兩次運至定植點,第一次吊運 500 噸全吊將 164 號珍貴樹木暫置於廟宇南側空地,第二次吊運由廟宇南側同樣採 500 噸全吊,再定運至定植點。移植前確實包裹根球,於根球底部放入鋼管作支撐,於鋼管底下再放置 H 型鋼作為吊掛點,使根球重量分散,避免吊運過程根球受力發生崩解或結構脆落,造成主幹斷裂。於外圍麻布並以繩穩固吊運過程慢而穩,避免根球崩解。

經過結構計算,在無比審慎又驚險且期待的狀況下,採用兩次吊運的方式,這才順利完成了臺灣首度「鋼構托底」的移植工法。

定植點拓寬樹穴直徑為根球兩倍,使之具備足夠的根系生長;同時做土壤改良,回填鬆軟之沃土。另於根球旁設置 8支通氣管,避免底層積水,影響根部生長。移植過程中除了有國際樹藝協會 ISA 認證樹藝師監督 ,公共工程品管人員協助進程,另有市府團隊檢核施工步驟,而本次移植作業,也在台灣景觀園藝界豎下里程碑,雖然充滿許多值得探討的議題,也值得技術上不斷精進。一同為老樹的新生喝采並祈福吧!

error: 內容受到保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