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親水到森林公園,桃園市中壢區老街溪A22站周邊綠地綠美化改善工程

一般人對公共工程的見解,總是對施工品質有所質疑,樹花園接受桃園市政府的委託,為桃園市中壢區老街溪A22站旁打造溪畔公園景觀改善工程,從移植前對林木修剪做到樹型的的維持,到移植時最細緻與高規格的處理,都打破了多數人對公共工程品質的認知。

在A22景觀改善工程中,為了讓老街溪更易於親近,同時配合2022年機場捷運A22站通車,溪畔公園的設計就希望讓民眾能易於親近綠樹、讓綠化產生更大魅力。

老街溪A22站周邊區域是中壢的亮點。老街溪流域整治的推動,上游自平鎮、龍潭,下游至青埔,腳踏車道全長達30公里。再加上南區污水處理廠的興建,將1.7公頃綠地、500公尺的河段整治,使城市與河川共生,儼然是桃園市的清溪川。

此次景觀改善工程中,最特別的是桃園市政府把「樹木」景觀的品質納入優先考量,施工期間並舉行說明會,讓民眾理解所有的施工都把樹當成珍貴的生命、尊重它、給予合理的待遇與生長環境,並精心選擇了五種台灣原生樹種包括流蘇、烏臼 、台灣欒樹、苦楝、 樟樹等,使四季鮮明色彩豐富,景觀隨季節呈現精彩的變化。

在所有過程中將樹木景觀視之為工程作品,以高規格對待,針對區域內共623株樹木進行目視診斷VTA,同時把樹木結構安全逐一評估。

原址前身原來是違建,而且地下埋有大量廢棄物,要讓樹木在此健康生長,著實是項挑戰。經過詳細的評估與規劃,根據土壤硬度、透水性,及土壤剖面調查試坑斷面之土層分布狀況,進而研判出未來挖掘根球之土壤質地、最適合的包裹材料與吊運工法。且選擇性的在人行道下方埋設結構模組,營造充足空間的地下樹穴,針對土質分析,進行定植地樹穴環境改良,確保根系能夠健康快樂的生長。

2018年歷時8個月的努力,移植至基地外與基地內喬木共452株,每一棵樹都採原樹型移植方式,一個步驟接一個步驟,按照移動森林的工法確實執行。還感動了一位老農民,他在得知採用友善工法移植樹木來綠美化A22公園後、特別慷慨捐贈了92棵流蘇樹木,把人與自然的美好關係回饋給社會大眾。

移植的過程按照ISA的標準,「根球為米徑的十倍大,樹穴是土球的三倍大」,每一棵樹都紮下基本功,包括小心進行環狀剝皮、斷根後定期養護,耐心地等候長出可充分吸收養分的鬚根,才進行移植。

另外工程期間,特地邀請日本樹木醫前來組成台日樹藝團隊,於台灣首次施行完整的「木箱工法」移植樹木。由於砂質土壤加上底部爛根,容易造成根球崩解,於是因地制宜、採用扁平狀包覆根球,以麻布層層包裹,再用麻繩以三角定點採用星字形纏繞,再以一根根的木條作成框架支撐,避免運送過程中崩落。

在整個移植過程中,除了必須修剪的細弱枝或枯木外,盡量不傷葉片或樹枝,儘可能保留原樹型。載運過程,也確認根球飽含水分,定植於桃園老溪街河濱公園中。而定植後樹穴內放入通氣排水材酸素管,架設支架於樹高的1/2至2/3高度,並築起水穴,搗實慢流澆溉。正確的澆灌,能確保確保移植初期樹木根系獲得足夠水分供給。

「每一棵都採用最高規格的原樹型移植品質,把樹種好,譲樹快活!」這項綠化公共工程,樹花園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最高規格的標準,做了一場作品級的展演。所有種下的樹木都以原樹形全數存活,高達95%存活率。2019年2月農曆年前同時完成了「灌木大改造」精緻維養,對照種植前與種植後,景觀井然有序、色彩層次有致,喬木與灌木巧妙搭配,令人眼前一亮、刷新觀感。只見綠蔭處處,生機盎然 ,早已成為附近居民不可或缺的休憩場所 ,不論清晨還是黃昏,都有人群駐足公園之中 或散步 或運動 ,是桃園鄉親父老一個新的美麗景觀與家園,我們與有榮焉 ,也很高興能為台灣景觀盡一份心力 ,為景觀從業人員贏得一份尊敬!

error: 內容受到保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