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螢回園林」板橋林園再現螢光點點

百年前的板橋林本源園邸周遭,環繞著的都是水田,原來是水生黃緣螢原本的自然棲地,但隨著板橋地區都市開發,水稻田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,螢火蟲自然也失去了蹤跡。基於活化古蹟樹立新典範,讓林本源宅邸不再只是一座充滿歷史感的園林,透過「螢回園林」的創意思維,期許將環境生態注入新北市這充滿人文氛圍的地標景點。在臺北市復育螢火蟲多年、且獲國際獎項肯定的生態部團隊,具備豐富的專案經驗,於是在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下,2018年特地啟動了「改善如意池、月波水榭及方鑑齋水池水質專案計畫」。

將螢火蟲迎回都市中,同時與文化底蘊相結合!

事實上,新北市在偏遠鄉間如雙溪、平溪、坪林一帶,螢火蟲對遊客與居民而言早已不陌生,然而螢火蟲是生態一項重要指標,螢火蟲成蟲棲所均為水質乾淨、植被濃密、有樹冠遮陰、人為干擾相對小的區域,目前全台發現螢火蟲種類有60多種,新北市境內能看到24種以上,其中黃緣螢雖然是在秋季但只要有適合的棲息環境依然可見蹤跡。為了將螢火蟲迎回都市中,同時與文化底蘊相結合,「螢回園林」無疑地具備雙重意義與重要象徵。因此進行如意池生態改善,就是要重建螢火蟲棲地,把螢火蟲找回板橋地區。

為提升園邸內方鑑齋、月波水榭及如意池等三座水池功能,為持續營造城市新景象,於2018年9月30 日舉行了首部曲「生態踩泥」活動,大人小孩眾人分組體驗古早的耕種活動—踩泥巴,藉著脫鞋碰觸土地、踩泥的動作,讓水池底泥產生不同高度,同時以古早人為攪動並密實的方式作成天然防水層,並改善水循環系統,周遭種植水生植物,也引起一般大眾對於文化底蘊與環境生態的重視。

又於10月11日下午在林本源園邸如意池舉辦第二波「螢火蟲幼蟲野放」體驗活動,由團隊帶領板橋大觀幼兒園孩童及民眾一同進行螢火蟲野放。野放過程中,藉由專家精闢的解說與實際參與,讓小朋友身歷其境,新北市副市長呂衛青擔任特別嘉賓,並主持螢火蟲生態搶答,傳承螢火蟲生態保育意義。活動中,並贈送螢火蟲燈筆,作為搶答的獎品,讓小朋友在夜間賞螢時,能透過照明保護自身安全,也不至於傷害到螢火蟲,而小朋友爭相舉手搶答及小心翼翼野放螢火蟲幼蟲的模樣,也創造了當晚的活動高峰。

新北市副市長呂衛青與小朋友一同將螢火蟲幼蟲進行野放!共同打造更美好的文化場域。


2018年10月23日夜間舉辦「2018螢回園林成果發表會」,呂衛青副市長百忙中依然蒞臨會場,與貴賓共同觀賞林本源園邸水池改善及螢火蟲復育紀錄片,並一同到如意池目睹夜空中飄動著、一閃一閃的點點螢光。

如今野放已然告一階段,除了重拾昔時的情感記憶,打造更美好的文化場域,然而更重要的是,為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增加夜間生態活動的亮點,成功建構兼具觀賞、休憩與教育功能的生態池,營造古蹟管理的新典範,並將生態復育的種子埋在下一代的心裡,一同為居住環境貢獻心力。

error: 內容受到保護!